書籍是指裝訂成冊的圖書和文字,在狹義上的理解是帶有文字和圖像、紙張的集合。中國古代紙張推廣前,書籍多用以火焙干的竹子編成。 Published on:2021-09-01 10:19:13 Visited:211
不銹鋼書籍廣場景觀雕塑
不銹鋼書籍廣場景觀雕塑
書籍的歷史和文字、語言、文學、藝術、技術和科學的發(fā)展,有著緊密的聯(lián)系。它最早可追溯于石、木、陶器、青銅、棕櫚樹葉、骨、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。將紙莎草用于寫字,對書籍的發(fā)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。約在公元前30世紀,埃及紙草書卷的出現,是最早的埃及書籍雛形。紙草書卷比蘇美爾、巴比倫、亞述和赫梯人的泥版書更接近于現代書籍的概念。
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,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后出現的簡策。西晉杜預在《春秋經傳集解序》中說:"大事書之于策,小事簡牘而已。"這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"簡策"(或"簡牘),在紙發(fā)明以前,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。將竹木削制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,統(tǒng)稱為簡,稍寬長方形木片叫" 方"。若干簡編綴在一起叫"策"(冊)又稱為"簡策",編綴用的皮條或繩子叫"編"。
中國古代典籍,如《尚書》、《詩經》、《春秋左氏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史記》以及西晉時期出土的《竹書紀年》、近年在山東臨沂出土的《孫子兵法》等書,都是用竹木書寫而成。后來,人們用縑帛來書寫,稱之為帛書?!赌印酚?書于帛,鏤于金石"的記載。帛書是用特制的絲織品,叫"繒"或"縑",故"帛書"又稱"縑書"。
公元前 2世紀,中國已出現用植物纖維制成的紙,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橋紙。東漢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,加以改進制成蔡侯紙(公元105)之后,紙張便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,紙的卷軸逐漸代替了竹木書、帛書(縑書)。中國最早發(fā)明并實際運用木刻印刷術。公元 7世紀初期,中國已經使用雕刻木版來印刷書籍。在印刷術發(fā)明以前,中國書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軸。公元10世紀,中國出現冊葉形式的書籍 ,并且逐步代替卷軸,成為世界各國書籍的共同形式。
抽象雕刻就是指飛具體的雕塑,簡單的說就是沒有特定的規(guī)范的雕塑,而且沒有嚴格要求的,不必和事跡的東西相似的雕塑都可以稱為抽象雕塑。抽象雕塑不等與沒有要求,他的要求是其他的境界,它要求具有美觀的特征,還要有其抽象雕塑特有的內涵。抽象雕塑是雕塑家隨心所欲展現的雕塑作品,也是雕塑家的主張和追求。抽象雕塑是雕塑家想象得來的一些作品,而且這些雕塑的深層含義大概也就只有雕塑家才能知道。抽象雕塑展現的不是一個簡單的雕塑,他展現的是雕塑家的一種思想,而且抽象雕塑不同與寫,寫的目的就是表達主體的思想、觀念、情懷等,道出寫作主體的“思浩蕩”和“神飛揚”;而雕塑表達的是雕塑家的內心的一種思想。抽象雕塑是青年藝術家邁出了走向徹底非具象的步伐,打破了“寫”規(guī)定的可識別性。這遲到的突破既困難又輕松。困難的是新老傳統(tǒng)支持的齊徐折中體系強大、堅固,突破談何容易;輕松的是千年中國書畫“筆墨”經驗和在此基礎上引進、消化、吸收的油畫“筆觸”經驗使中國藝術家在“抽象水墨”和“抽象油畫”創(chuàng)作上具有良好的藝術感覺和分寸把握能力。